2010年第九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上海)

第九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2010,上海)

第九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2010)于2010101115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近250名,其中境外代表109名,境内代表140余名。本届会议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国际水利工程学会、日本造船与海洋工程学会、英国皇家造船学会、韩国海洋技术学会主办,《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和英国Warwick大学承办。会议聘请国内外55名著名专家组成国际科学委员会、国内25名水动力学专家组成当地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主任吴有生教授任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任副主席,《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主编周连第教授任秘书长。开幕式由组委会副主席戴世强教授主持,组委会主席吴有生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研究员代表中国力学学会致贺词。丹麦P. A. Madsen教授、荷兰G. Kuiper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夕云教授分别作全场大会报告,每个报告历时40分钟,包括35分钟口头宣读和5分钟讨论。130篇小组报告在4个分会场同时举行,每节安排56个报告,每个报告20分钟,包括15分钟宣读和5分钟讨论。为弘扬ICHD执委会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声教授在发展空泡流、出入水和环境水动力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并祝贺他80华诞,本届会议特别组织了何友声水动力学专题研讨会,美国工程院院士吴耀祖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教授分别在专题研讨会上作了特邀主旨报告。会议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 (ICHD-2010)》共收录论文173篇(包括何友声专题研讨会33篇),1040页,由吴有生、戴世强、刘桦、周连第、杨显成主编。文集纸质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电子版(含Elsevier标志)由电子出版商Elsevier公司以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0, Vol.22, No.5 (Supplement)的增刊形式在Science Direct网站全文刊登。并被EI Compendex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全程报道了ICHD的会议情况。闭幕式由吴有生教授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教授作为本届会议主办单位代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翁震平教授作为组织单位代表分别致词,感谢各位作者、各位代表、会务组对会议的贡献和支持。第十届ICHD承办方俄罗斯克雷洛夫造船研究院Alexander Pustoshny教授代表下届ICHD组委会介绍了2012ICHD的工作设想和初步筹备情况,欢迎各国水动力学工作者积极参加。

1994年第一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无锡)

首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1994,无锡)

由《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联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海洋学会、日本土木工程师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94)于199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无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正式代表115人,其中国外代表61人(含夫人12人),国内代表54人。列席旁听代表30人。参加会议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美国(10人)、日本(13人)、韩国(13人)、德国(4人)、荷兰(4人)、香港(4人)、澳大利亚(2人)、意大利(3人)、以色列(2人)比利时(1人)、法国(1人)、挪威(1人)、新加坡(1人)、伊朗(1人)、中国台湾(1人)。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华裔学者、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梅强中教授、挪威特隆赫姆大学著名学者福尔廷森(O.Faltinsen)教授、日本横滨大学著名学者合田良实(Y.Goda)、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教授等的大会邀请报告4篇,美国、日本、韩国、荷兰、香港、澳大利亚、中国等国际著名水动力学专家的分会邀请报告10篇,还有交流论文88篇。

第一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研讨会简介-2006 上海

首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2006,上海)

为了庆祝《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创刊20周年,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水动力学跨学科的交叉学术交流,为全球华人水动力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换研究信息平台,《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上海力学学会于2006年7月11–14日在上海召开了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CCSH’06),到会的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学者和专家120人。著名美籍华人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梅强中教授和刘立方教授等在会上作了大会报告。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Global Chinese Scholars on Hydrodynamics》由朱德祥、周连第、杨显成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该论文集上发表的87篇论文已全部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ISTP、EI和SCI收录:(1) 被ISTP(新称CPCI-S)收录:以《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Global Chinese Scholars on Hydrodynamics》的名义,2007年3月;(2) 被EI收录,以《Journal of Hydrodynamics》Volume 18, Issue 3, Supplement 1, July 2006,http://www.science direct.com/science/journal /10016058/18/3/supp/s.名义在Science Direct出版,2007年5月;(3) 被SCI收录,名义同(2),第54条记录到144条,2012年4月。

第七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评选工作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启动。按“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实施办法”分报名申请、评估、初选、复评、审批五个阶段进行。评选结果如下:二等奖(1):李玉成,等:局部开孔沉箱结构在斜向波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 18(5): 553-563;二等奖(2): 卢东强:自由表面与粘性尾迹的相互作用,《应用数学与力学》,2004, 25(6): 591-598;三等奖:施红辉,等:Study of Fluid Mechanics of Hypervelocity Liquid Jet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 B, 2003, 15(6): 25-31。

第七届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 2006)于2006年在意大利举办。

从2006年开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出版集团Elsevier在全球发行本刊。Elsevier的数据库Scopus和Science Direct全文收录本刊所载论文。

2006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上海《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为独立核算、独立法人单位。法人代表是主编朱德祥。

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1991年)

一等奖:周连第、袁家乐 计算螺旋桨的回转体尾部周围和尾流湍流流动的流线迭代法
二等奖:程苏闽、陈耀松、张伯寅 淤泥区的波浪衰减和粘性底层对上层水波能量的吸收
三等奖:梁在潮、刘士和 边壁加糙对切变涡流相干结构的作用;
               忻孝康 对流-扩散方程的差分格式设计。

第二届(1993年)

一等奖:王光谦、倪晋红 再论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等奖: 缪国平、刘应中 无限深水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速度势与二阶绕射向题的辐射条件
三等奖:李炜、槐文信 平面射流和浮力射流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阎超、梅祖彦、吴玉林 水力机械转轮中全三维势流动非线性混合边界元法
             卢 博、梁元博
             任安禄

第三届(1995年)

一等奖:李定、周连第 计算流体力学的可视化系统
二等奖:张云、杨永全、吴持恭 各向异性K-ε模型研究
三等奖:戴世强 关于振荡型的界面孤立波
              崔莉、张廷芳 射流冲击下护坦板块失稳机理的随机分析。

  第四届(1997年)

一等奖:陈国谦、杨志峰 对流扩散方程的摄动型四阶迎风差分格式
二等奖:戴光清、吴持恭、杨永全 多股射流水垫塘三元流动数值模拟及消能
             朱勇 三层流体系统中孤立波的产生
三等奖:吴正 低速混合型城市交通的流体力学模型
              黄岁樑、万兆惠、张朝阳 冲击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
              卢博、梁元博 中国东南沿海海岸沉积物物理参数与声速的统计相关
              任安禄、赵峰、周连第 导管周围内外流场的计算

第五届(1999年)

二等奖:缪国平等 On the 3-D Pulsating Source of Michel Type with Forward Speed
              李玉成 波浪在浅水区的变形及破碎
              汤寒松:水激波管空穴现象数值模拟
三等奖:卢博 南沙群岛海域浅层沉积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
              李百齐 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万德成等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Wave-Current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Fluid Viscosity
              崔莉等 Numerical Analysis of Water Surface Profile in River Affected by Tide Fluctuation

第六届(2003年)

一等奖: 柳兆荣
二等奖: 刘桦
三等奖: 郑伟涛 何永森

第七届(2006年)

二等奖:李玉成等 局部开孔沉箱结构在斜向波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卢东强 自由表面与粘性尾迹的相互作用
三等奖:施红辉等 Study of Fluid Mechanics of Hypervelocity Liquid J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