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2022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 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 赵广生 / 清华大学(线上)
海南岛历史风暴潮模拟和灾害风险评估
 
2、薛瑛杰 / 上海交通大学
仿鸮前缘突节风机叶片气动流场数值模拟
 
3、刘俊鹏 / 南方科技大学(线上)
随机波背景下基于NLSE模型的极端波预测与分析
 
4、隋宇彤 / 哈尔滨工程大学(线上)
截锥型弹体小角度入水空泡及冲击载荷特性实验研究
 
5、田浩枫 /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间接时域法的甲板上浪及对船舶运动性能影响研究
 
6、夏定康 / 河海大学
基于掺气泡群对冲击波缓冲作用的掺气减蚀研究
 
7、丁荷颖 / 浙江海洋大学
神经网络方法在致密油藏渗流模型中的应用
 
8、黄海津/ 重庆交通大学
半封闭水域内冲击射流湍动能输运特性试验研究
 
  • 获奖学生个人简介:

赵广生,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19级直博生,导师是牛小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报告“海南岛历史风暴潮模拟和灾害风险评估”。此次报告采用历史风暴潮情景再现的方法,使用水动力模型FVCOM模拟再现了1970年至2020年间影响海南岛的历史台风风暴潮,对海南沿岸的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估。非常荣幸本次会议上作为分会场的主题报告,并获得了学生优秀论文奖。感谢会务组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感谢会场专家老师们的指导与鼓励。希望以后我还有机会参加水动力学研讨会,与老师同学们学习、交流。

薛瑛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直博生,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万德成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机叶片气动性能优化。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题为《仿鸮前缘突节风机叶片气动流场数值模拟》的报告,本文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使用RANS与LES湍流模型,分析低雷诺数下非光滑前缘突节对风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这些结果对叶片优化与气动性能、功率提升提供参考。这次会议上的报告受到了来自水动力学界各级专家的认可,这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与学习中,我一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刘俊鹏,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冯兴亚副教授。当前研究课题是基于NLSE模型的极端波预测与分析。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上做了“随机波背景下基于NLSE模型的极端波预测与分析”的报告。对于深水条件下考虑由调制不稳定性引发的极端波,采用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呼吸子解模型,利用物理水槽和全非线性势流理论的数值模拟手段,成功的实现了引入随机波成分的极端波浪,并分析了结果的调制不稳定性情况及其可预测的包络谱特征。非常感谢主办方的支持和老师同学们的指点赐教,有幸获奖,深感荣幸。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次参与其中,与众学者探讨,发扬科学精神,学习先进知识。

隋宇彤,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流固耦合技术研究团队2017级直博生,导师为张阿漫教授,研究方向为航行体高速入水流固耦合问题研究。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的报告题目为“截锥型弹体小角度入水空泡及冲击载荷特性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截锥头型回转体小角度入水问题,揭示并掌握了头型系数和入水角度对截锥头型回转体入水初期自由液面、空泡和瞬态冲击载荷特性的影响规律。很荣幸能够在本次大会进行汇报,并有幸获得优秀论文奖。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认可,受益匪浅,这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继续向前。

田浩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杨晨俊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时域势流理论数值计算。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基于间接时域法的甲板上浪及对船舶运动性能影响研究”的报告。本文用间接时域法计算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用溃坝模型和洪水波模型模拟甲板上浪水体的流动。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会议,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中老师同学们的精彩报告令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会务组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感谢课题组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导,给予了我珍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夏定康,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20级直博生,导师为吴建华教授,研究方向为多相流条件下的空化空蚀机理。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报告“基于掺气泡群对冲击波缓冲作用的掺气减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空泡溃灭产生的冲击波在经过掺气泡群时的能量衰减,并通过掺气减蚀试验进行了验证,这些结果可能为空蚀预测提供参考。特别感谢吴老师的指导,并提供了这次学术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方提供了这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令我受益匪浅。我很荣幸获评优秀论文奖,这将更加激励我继续在科研道路上脚踏实地。

丁荷颖,2021级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浙江海洋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导师是宋付权教授,研究方向为非常规油气藏渗流机理和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微流动理论和实验。在第三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作报告“神经网络方法在致密油藏渗流模型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BPNN)对非线性渗流模型中的幂律型参数n值的预测,并对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参加本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听取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使我获益良多,希望未来仍有机会能够参与其中。获评优秀论文奖是对我此次汇报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学习工作上的激励。

黄海津,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多银和陈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航水力学。本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分享的报告为“半封闭水域内冲击射流湍动能输运特性试验研究”。基于湍动能输运方程,揭示了对流、湍流扩散和粘性扩散过程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向,同时阐明了产生项、对流项、紊流扩散项和粘性扩散项的转化机制,为建立冲击射流湍动能输运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会议,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使我获益良多。荣获学生优秀论文奖可以说是意外之喜,这是对我既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我将带着这份肯定和激励继续前行,为我国的水利水运事业添砖加瓦。

2021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2021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 上海交通大学    温明瑾,刘筠乔,王本龙
    流向重力对气液两相横射流流场的影响

  2. 浙江大学  石瑞芳,林建忠
    同心圆筒内纳米颗粒两相湍流场颗粒特性的研究

  3.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纪世君,倪其军,,石亚军,蒋一
    超高速气动增升船水气动力特性数值研究

  4. 江苏大学 张晨滢,裴吉,袁寿其,王文杰,甘星城
    管道泵作透平飞逸过渡过程内流特性分析

  5. 武汉大学  郭蔓,杨中华,李达
    沉水植被作用下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

  6. 河海大学  迟善航,张弛,隋倜倜,曹祝宾,郑金海
    基于岸基视频影像的海堤风暴越浪时空变化研究

  7. 上海交通大学   潘宣景, 谢丰泽, 万德成
    用MPS-DEM法数值分析液体流速对立管混输特性的影响

  8. 大连理工大学   邓思佳,宁德志,林琳,张崇伟
    海上风机基础高阶水动力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曾令东,倪宝玉,熊航,薛彦卓
    气垫载荷在带裂缝冰面运动的水弹性响应

 

获奖学生个人简介:

 

温明瑾

温明瑾,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王本龙教授。当前研究课题为气液两相横流中的射流。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上做了“流向重力对水下气液两相横射流流场的影响”的报告。对于潜射航行体出水过程中主动通气控制的抽象化横流中的射流问题,使用多相流直接数值模拟,精确地捕捉到气液交界面,分析了射流气体在流场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沿流动方向重力对流场中气体分布的影响。有幸获得优秀学生论文奖,我深感荣幸,更当奋发努力,为中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石瑞芳

石瑞芳,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力学专业2019级直博生,导师为林建忠教授,研究方向为流固两相纳米颗粒湍流场特性。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同心圆筒内纳米颗粒两相湍流场颗粒特性的研究》获得“2021年度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本论文讨论了纳米颗粒的颗粒数浓度、直径、颗粒分散性在泰勒库特流场中的变化特性,主要考虑较大尺度的纳米颗粒在强湍流剪切作用下的破碎效应。感谢有此次会议报告的机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指点。

 

纪世君

纪世君,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2019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倪其军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船舶总体设计及优化。论文主要利用数值方法对超高速气动增升船这一新概念的高性能船舶的水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感谢“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与建议。此次交流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帮助,也让我从中收获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希望在今后还能够有机会再次参与到其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张晨滢

张晨滢,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级硕博连读生,导师为袁寿其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过渡过程及内流特性研究。本次汇报的内容为 “管道泵作透平飞逸过渡过程内流特性分析“ ,以管道泵为研究对象采用Fortran语言的CFX软件对透平工况飞逸过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管道泵作透平时的飞逸转速,并且探究了泵作透平飞逸过渡过程中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非常感谢会务组的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要感谢课题组老师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指导,并给予我在第32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上汇报工作的机会,在这次会议,我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报告,受益匪浅。

 

郭蔓

郭蔓,2019级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武汉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导师为杨中华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水力学。本次会议汇报的内容为“沉水植被作用下水流挟沙力计算”,推导了沉水植被作用下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并开展室内水槽试验进行参数率定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对于保证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此次会议,不仅开阔了科研眼界,也获得了自我成长。能够获得学生优秀论文奖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份荣誉,我会带着这份肯定与鼓励继续努力。

 

迟善航

迟善航,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018级直博生,导师为郑金海教授,研究方向为沙坝-潟湖海岸自然演变规律及其对修复整治工程响应机制。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作报告“基于岸基视频影像的海堤风暴越浪现场观测研究”,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岸基视频影像监测系统(COSVIMS)在海岸现场观测中的应用,并就台风期间海堤越浪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参加本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与各地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使我获益良多,获评优秀论文奖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

 

潘宣景

潘宣景,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万德成教授,研究方向为MPS-DEM耦合方法。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报告《用MPS-DEM法数值分析输运速度对立管混输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MPSDEM-SJTU求解器,针对定长圆管,分析不同输运速度工况下颗粒的运动状态和流场信息,这些结果有望为优化水力输运提供参考。这次会议上的报告受到了来自专家老师们的肯定,这对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邓思佳

邓思佳,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2019级直博生,导师为宁德志教授,研究方向为海上风机的水动力特性。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报告“海上风机基础高阶水动力荷载数值模拟研究”,本文采用非线性势流理论和摄动展开技术,建立了海上浮式风机基础与波浪和系泊系统耦合作用的二阶时域高阶边界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半潜浮式风机基础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与研讨会给予我汇报工作成果的机会,未来学习研究中我会继续努力。

 

曾令东

曾令东,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冰区工程与装备技术团队2017级直博生,导师为薛彦卓和倪宝玉教授,研究方向为:波浪与冰相互作用以及移动载荷兴波破冰能力。在第32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荣获“学生优秀论文奖”,报告题目是“气垫载荷诱导的带裂缝冰板水弹性响应”。此次汇报内容是基于势流理论假设,采用有限差分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数值方法模拟了气垫载荷在带裂缝冰板上的运动,计算了气垫载荷以亚临界速度、临界速度和超临界速度运动引起的冰板水弹性响应,分析了冰板的裂缝存在与否对其水弹性响应影响,以及载荷与裂缝的位置关系对载荷附近冰板水弹性响应和裂缝处边缘波特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冰板裂缝对气垫载荷破冰能力的影响规律。

 

     

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实施细则(2022版)

一、设奖宗旨

       为培养水动力学优秀后备人才,并促进学术交流,经《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水动力学专业组讨论决定,从2015年起,设立“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

二、申报资格

1. 申奖文章是当年在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或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的论文。
2. 申奖文章第一作者投稿时应是注册在读的学生,并出示相应证件或证明。
3. 申奖文章第一作者应到会宣讲论文。
4.全程参加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或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三、评奖办法

1. 申奖文章第一作者或其导师应在召开水动力学研讨会前向会务组申报。
2. 评奖小组由参加当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的《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会成员和中国力学学会水动力学专业组成员组成,组长由执行编委会负责人和水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协商产生。
3. 评奖小组负责评阅申奖论文,并到会场听取学生的口头报告。
4. 每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闭幕式上颁奖,奖金人民币:1,000元。
5. 获奖学生论文将作为当年全国水动力学优秀学生论文专栏出版。版面费收取及稿费发放同A辑。
6. 奖状格式:

奖 状

     __________的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第XXX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以资鼓励。

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
中国力学学会水动力学专业组
2022年3月

2020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第六届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2020年第六届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获奖人名单:

1、北京理工大学 刘韵晴,吴钦,黄彪,王国玉

绕弹性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动模态分析

2、大连理工大学 史崇镔,孙铁志,张桂勇,宗智,李海涛

回转体垂直带攻角入水流场演化及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3、集美大学 马亚州,扈喆,张晓莹,高森林,毛富丰

深海采矿船减摇水舱减摇效果评估

4、上海交通大学 白鹤鸣,万德成,王尼娜,赵生校

大气边界层入流下错列排布三风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5、浙江大学 刘炳瑞,林建忠

多颗粒在Giesekus流体Poiseuille流场中的异常迁移

6、上海交通大学  吴定坤,王建华,万德成

CFD方法模拟高航速DTMB船模艏波破碎

7、四川大学 马立,王路,聂锐华,马旭东,刘兴年

上游堰坡对淹没式矮堰浑水冲刷深度振荡频率的影响研究

马立

马立,就读于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刘兴年教授。在刘兴年老师和王路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矮堰的基础冲刷机理进行研究,对于河流中矮堰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在本次水动力学研讨会上,将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交流,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验,并且获得大会的认可,激励我继续向前。

史崇镔

史崇镔,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孙铁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介质入水流体动力学。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与研讨会给予我汇报工作成果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及会务组辛苦的工作。在会议期间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对于我这个科研菜鸟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第三十一届全国水动力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也是激励我科研的动力。

刘韵晴

刘韵晴,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2018级硕博连读生,导师为王国玉教授,研究方向为绕水翼非定常空化流激振动特性研究。本次汇报的内容为“绕弹性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动模态分析”,发展了一种考虑空化附加水动力的混合耦合算法,有效避免了对流固耦合界面位移的过预测问题,同时提高了方程求解的数值稳定性;同时采用DMD方法分析了流场的动力学模态及其振动特性。我十分感谢课题组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帮助,也从这次的水动力学会议中收获颇丰。

马亚州

马亚州,集美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本科为大连海洋大学,目前就读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师为集美大学扈喆教授(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船舶与海洋工程》理事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理事,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 从事波浪-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在本科阶段曾获校物理竞赛二等奖,校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三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毕业论文等奖,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福建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在第三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的论文《深海采矿船减摇水舱减摇效果评估》荣获“第31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能参加如此重量级的会议并得奖,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鞭策。

白鹤鸣

白鹤鸣,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长江学者万德成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边界层内风机尾流效应抑制策略。在第三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做报告“大气边界层入流下错列排布三风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本文采用域前模拟法生成不稳定对流大气边界层入流,并使用致动线模型模拟风机叶片,研究了水平错列及垂向错列两种尾流效应抑制策略对后排风机的气动功率及气动载荷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此次会议,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未来学习研究中会继续努力。

刘炳瑞

刘炳瑞,浙江大学力学系2017级直博生,导师为林建忠教授,研究方向为颗粒在粘弹性流体中的运动。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论文,获浙江大学国家奖学金、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奖励及荣誉。此次论文主要介绍在粘弹性流体中,由于颗粒间相互作用导致颗粒表现出与单颗粒不同的异常运动现象,并进一步探究流体性质等因素对于异常迁移的影响。

吴定坤

吴定坤,硕士研究生,目前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长江学者万德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艏波破碎精细化流场数值模拟。在第31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CFD方法模拟高航速DTMB船模艏波破碎》荣获”第31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该论文采用naoe-FOAM-SJTU求解器,分别利用RANS和DDES方法计算模拟了Fr=0.35工况下的DTMB5415艏波破碎现象。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精细化的流场信息,验证了CFD方法的可行性。本次参加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我感到十分荣幸。这是对我的鼓励,同时也将成为我科研路途上的动力。

2019年第五届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

第五届学生优秀论文奖

第三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于2019年8月16日至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8月19日下午,刘桦教授主持并宣读了“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随后刘桦教授、林建忠教授、戴世强教授、陈建宏教授和陆夕云教授向学生们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获奖论文1:
抑制三维接面流之整流装置参数探讨
台湾海洋大学 黄琦雯,陈建宏
黃琦雯,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就讀於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目前為研究所二年級。大學畢業之前,我就一直很喜歡有關流體力學相關的科目,所以畢業之後繼續在系上就讀研究所。在海大造船系,我們培養了自主研究的能力,並且能夠在匯報中清楚地呈現在研究中一些成果。非常感謝這次兩岸的水動力研討會給予我這次機會,我非常珍惜、非常重視,也非常感激能夠被肯定在學術研究上的價值,而且也能與大陆各地的學生互相交流意見,拓展我對於水動力方面的知識,這是非常寶貴的一次經驗。
获奖论文2:
基于SFEM-DFPM 方法的流固耦合问题模拟技术
北京大学 张智琅,龙厅,刘谋斌

张智琅

张智琅,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2016级直博生,导师为刘谋斌教授。研究方向为流固耦合计算力学,即发展网格类和粒子类方法解决重要的流固耦合问题。本次报告的内容是“基于SFEM-DFPM方法的流固耦合问题模拟研究”。SFEM为光滑有限元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有限元模拟结构过刚的问题。DFPM为解耦有限粒子法,是一种改进的SPH方法,拥有更高的精度。本文采用SFEM模拟结构变形,DFPM模拟不可压缩流体运动,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类流固耦合问题。相关方法和模拟技术已经在多个SCI期刊发表。

获奖论文3:
仿生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张正骞,李巍,杨晨俊

张正骞

张正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杨晨俊教授和李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水动力和船舶推进器性能优化。曾获2017-201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党员”、2018-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第九届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现为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学生会员和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协会学生会员。

获奖论文4:
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的Clark-Y 水翼空泡数值模拟
上海交通大学 梁尚,李勇,万德成

梁尚

梁尚,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长江学者万德成教授,研究方向为螺旋桨空化流数值模拟。在第30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的Clark-Y水翼空泡数值模拟》荣获“第30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该论文采用基于OpenFOAM平台的动网格空化求解器,数值模拟了静网格和不同加密等级的自适应动网格下绕Clark-Y水翼的空泡流,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自适应网格技术应用于水翼空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能参加如此重量级的会议并得奖,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鞭策。

获奖论文5:
非对称头型对航行器入水空泡及弹道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 华扬,施瑶,潘光,黄桥高

华扬

华扬,在校研究生,目前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是运动体入水,个人爱好主要是乒乓球,读科幻小说和跑步。本科期间曾获得校优秀学生、院优秀本科毕业生、院优秀毕设论文等荣誉,参加了多项比赛,获得17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二等奖,2018年金砖国家青年创客大赛特等奖,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第六届创新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全国三等奖等奖项。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基地工作让我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拥有了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

获奖论文6:
U 型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数值模拟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郭宝明,宁德志

郭宝明

郭宝明,男,汉族,2017级硕士研究生,本科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目前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师从宁德志教授。研究方向是波浪与波浪能转化装置的相互作用,包括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的优化和浮式防波堤兼做波能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分析。关于浮式防波堤的工作,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借助特征函数展开匹配法,解析预测波能装置的动力响应和能量输出特性,研究结构参数、设计波浪和能量输出系统参数对波能装置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而基于宁德志教授等建立发展的完全非线性高阶边界元方法,二次开发波浪与浮式结构物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深入研究非线性和粘性等对波能装置捕获效率和消浪效果的影响。此外,在OWC装置的工作方向上,改变OWC工作位置从岸基走向近岸、深海,建立浮式OWC装置,设立双气室结构,希望提高其商业竞争性。

获奖论文7:
阶梯式泄水道竖井流态特征研究
河海大学 任炜辰,吴建华,马飞

任炜辰

任炜辰,1992年2月生,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高速水力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2014年起直博师从吴建华教授,学习并从事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与空化空蚀方面的研究工作。博士研究期间,在吴建华教授与马飞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主要研究城市深层排水系统中的竖井结构水力特性及相关的水力学问题。针对我国深排系统发展对竖井结构提出的高落差大泄量的要求,提出阶梯式泄水道竖井的结构形式,并对其水力特性进行研究,讨论大相对曲率进口弯道驻波特性、三维螺旋阶梯泄水道的流态与消能特征等问题。部分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等期刊,同时申请多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