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NCHD2021-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征文通知.pdf (5934 downloads) |
鉴于全球疫情原因,原计划在2021年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延期,改为举办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以促进水动力学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换研究信息的机会。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拟于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江苏无锡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召开。会议将邀请各方面专家作大会报告,还将进行学术交流和有关考察活动。欢迎广大水动力学工作者踊跃参加会议,并广泛提出在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水动力学问题,使工程设计单位与教学科研单位紧密协作,共同攻关,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1.征文范围
(1) 水电和河流动力学;(2)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3) 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4) 近代测试技术;(5) 工业流体力学;(6) 海洋与大气动力学;(7) 传热、传质、环境;(8) 水动力学基础研究;(9) 其他与水动力学有关的边缘问题。
2.征文要求
(1) 请投寄论文摘要一份,专家评审组将根据投寄的摘要内容决定是否录用。论文摘要内容应包括:1. 文章题目;2. 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电话;3. 论文内容简要说明(包括文中处理方法及重要结果)。
(2) 投稿网址:http://sdlj.cbpt.cnki.net/EditorEN/Quit.aspx
稿件类型:Proceedings
(3) 投寄期限:摘要投寄截止日期为2021年3月15日;摘要录用通知发放日期为2021年3月31日前; 全文投寄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
3.注意事项
(1) 投寄的论文应是尚未在公开出版(有刊号)的期刊上发表过。
(2) 录用的论文将编入《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会议上安排交流。
(3) 会议将推荐优秀论文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专栏上发表,少数原创性强的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上发表。
(4) 会议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奖6-8名(评选条件:1、学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在会议上交流,3、全程参加会议),在闭幕式宣布并颁发奖状和奖金。
(5) 地址:上海市高雄路185号《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部,邮编 200011。
电话:021-63150072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
上海中船编印社有限公司
上海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水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技术基础部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部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HD)执行编委和副主编2020年度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下午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所)上海分部105会议室和腾讯网络会议室同时召开。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现场会议参与人员仅限于长三角地区的编委,方便与会者当天来回;同时开通在线会议,方便外地编委通过网络参加。
参加会议的有(包括网络参会者):主任委员吴有生;副主任委员刘桦;顾问编委缪国平;执行主编周连第;执行副主编马峥;英文刊副主编槐文信、卢东强、万德成、吴建华;中文刊副主编陈红勋、鲁传敬、王道增、朱仁传、张德胜;执行编委陈彬、范佘明、李廷秋、刘宇陆、邵雪明、吴应湘、谢锡麟、徐辉、尹海龙、余锡平、詹杰民、张宇宁、邹早建。编委王义乾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吴有生院士主持了会议。执行副主编马峥研究员代表编辑部做了工作汇报。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期刊发展、影响力情况汇报与讨论
二)学术交流活动筹备情况介绍与讨论;
三)奖项申报与启动
一)期刊发展、影响力数据及编委活力化情况汇报与讨论
1)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及面临的挑战
JHD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梯队期刊项目)。根据计划的考核要求,2020-2021年度应完成的指标:1)组织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2~3项;2)发文量基本保持不变(100~120),影响因子超过2.5,总被引频次超过2755,国际力学类排名达到60。
2020年影响因子要求达到2.5所需的引用数为2.5*244=610次。而根据Web of Sciences引文报告,截至2020年10月14日,JHD北引用数为401次,比目标610相差209次。由于疫情影响,学术活动受阻,需要在后面两个半月引用达到209次,前景不容乐观,形势十分严峻。
2)稿件处理的数据
JHD 2020年前4期的文章,从投稿到录用平均时长为108天,录用到正式发表平均时长为254天;从投稿到正式发表的平均时长为300天。
中文刊CJHD从投稿到正式发表的平均时长为262天。
2018年1月起,英文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采用Editorial Manager,网址http://ijhd.editorialmanager.com
2019年11月起,中文刊《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采用中国知网投稿系统,网址http://sdlj.cbpt.cnki.net
3)推送热点,提高期刊的活跃度
2020年在网站、微信群、中国知网、Springer (公众号)上推送热点研究成果及专栏论文包括:1)Liutex的-5/3幂次相似率;2)探索深度强化学习在工业流体力学中的应用;3)CMHL研讨会精选专辑——聚焦船海复杂流场高精度和精细化计算;4)JHD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专栏:2020 SPHERIC Harbin International Workshop精选专栏论文;5)空化和多相流国际会议精选专栏;6)海洋工程中圆柱体的流致振动研究进展;7)《冰-水-结构物耦合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简述。
二)学术会议与交流组织情况
1)第31届(2020)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第31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厦门召开。
2)第三届(2021)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首届和第二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作为《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创刊20周年、30周年的庆典活动,分别于2006年在上海、2016年在无锡成功召开。根据第二届会议的决定,第三届会议将于2021年在无锡召开。此届会议也将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第702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建所70周年的庆典活动之一。
初步计划会议2021年10月29日(周五)报到。会议规模大概在140人左右。会议能借鉴第二届办会模式,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协办单位邀请并资助著名海外华人参加。考虑到全球疫情的影响,执行编委会议初步讨论各种筹备方案。
最近,CCSH’2021的征文通知已经发出。大致时间安排为:
摘要递交截止:2021年2月28日;摘要录用通知:2021年3月30日;
全文递交截止:2021年6月30日;全文录用通知:2021年8月30日;
三)奖项申报与启动
1)周培源水动力学奖
1991年,周培源基金会学术交流基金设立了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随后颁发了七届。2011年,该奖项升格为“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该奖项已经颁发了三届(2012,2015,2018)。该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弘扬周培源为发展我国水动力学事业作贡献的精神,发掘并奖励为发展水动力学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水动力学学者,提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四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将在2021年借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开幕之机颁发。
为更好鼓励年青学者从事水动力学研究、交流和推广的热情,促进人才培养,执行编委建议并获得周培源基金会同意,将“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三等奖”更名为“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且要求申报人是申请当年不超过40周岁(申报当年12月31日(含)未超过40周岁)。而“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二等奖”名称不变,且不限制申报人的年龄段。
此次执行编委会后,希望执行编委充分酝酿,宣传、建议、提名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人选。申报截止日期按惯例为2020年12月31日。
2)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年度高被引论文奖
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查询,2017-2018年度JHD有7篇以中国为通讯作者单位论文在2019年度的SCI有效他引数超过10次。根据Journal of Hydrodynamics高被引论文奖励规则,这7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将在今年的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开幕式领奖。
与会的执行编委对如何保持量化数据、提高学术质量、增强学术声誉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认为今年仍保持往年的规则,并可能随着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奖励门槛。
四)其它事宜
目前编辑部人员有限,在遇到组织水动力学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下,工作量骤增,人手明显不足。编辑部建议,在筹备和组织大型学术活动期间,希望在沪联合体成员单位能够选派学生来编辑部实习,以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顺利完成学术活动筹备和开展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补助。
五)呼吁联合体编委为期刊发展贡献力量
1、积极开展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繁荣和学科发展。
2、积极提交优质稿源,促进期刊学术水平提高。
3、积极关注、引用和宣传,促进期刊影响力提高。
为了弘扬周培源教授在发展我国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奖励在水动力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发起人之一,北京大学陈耀松教授于1991年捐赠人民币壹万元奖励基金,周培源基金会为支持陈教授的义举追加壹万元,本金共两万元人民币。在周培源基金会学术交流基金中设立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从1991年开始设奖,从评奖两年前公开出版的全国性核心期刊所发表的优秀水动力学论文中评出学术思想新颖,有创造性或有重大应用价值的优秀论文。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2001年后改为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得到了全国水动力学界的重视和支持。从1991年设立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至今已经历了20余年,我国的科技和经济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设立的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显然已跟不上国家形势的发展。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办刊联合体挂靠主办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执行编委会与周培源基金会经多次商谈,作出了将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做大做强的决策,决定从2011年起将“周培源水动力学论文奖”更名为“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并大幅增加专项奖励基金,专门奖励国内外在水动力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或运用水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重大关键性问题等方面的中国水动力学工作者。自2020年起将“周培源水动力学三等奖”更名为“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二等奖各一人或一个项目,“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申报人申请当年不超过40周岁,申报当年12月31日(含)未超过40周岁)二人或二个项目由周培源基金会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周培源基金会委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设立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选委员会,负责初审后的评定工作,然后将评选结果报周培源基金会审批,由周培源基金会颁奖。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选委员会热烈欢迎全国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全国性学术团体及广大水动力学工作者踊跃推荐或申报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受奖人或项目。周培源水动力学奖申请者按奖励条例要求于2020年12月31日前报送(以当地邮戳为准)。请申请者将材料报送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处(上海市高雄路185号,邮编 200011,E-mail: zhouhdjiang@163.com;电话:021-63150072,传真:021-63150072)。申报材料汇总后由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选委员会评审。本年度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将在2021年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第三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会议上颁奖。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选委员会
2020年10月
2019年度高被引论文奖(第五届)
获奖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张阿漫(2篇)
Zhang A-man*, Sun Peng-nan, Ming Fu-ren, Colagrossi A,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7, 29(2): 187-216
Wang Shi-Ping, Zhang A-Man*, Liu Yun-Long, Zhang Shuai, Cui Pu, “Bubble 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 30(6): 975-991
华北电力大学 张宇宁(2篇)
Dong Xiang-rui, Wang Yi-qian, Chen Xiao-ping, Dong Yinlin, Zhang Yu-ning*, Liu Chaoqun, “Determination of epsilon for Omega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 30(4): 541-548
Zhang Yu-ning*, Liu Kai-hua, Li Jin-wei, Xian Hai-zhen, Du Xiao-ze, “Analysis of the vortices in the inner flow of reversible pump turbine with the new omega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 30(3): 463-469
武汉大学 季斌
Long Yun, Long Xin-ping, Ji Bin*, Huai Wen-xin, Qian Zhong-dong,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URANS simulations of the turbulent cavitating flow around the hydrofoil,”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7, 29(4): 610-620
武汉大学 龙新平
Ji Bin, Long Yun, Long Xin-ping*, Qian Zhong-dong, Zhou Jia-jian,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attached cavitating flow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large scale structures of the hydrofoil wake and turbulence-cavitation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7, 29(1): 27-39
清华大学 罗先武
Yang, Dan-dan, Yu, An, Ji, Bin, Zhou, Jia-jian, Luo, Xian-wu* “Numerical analyses of ventilated cavitation over a 2-D NACA0015 hydrofoil using two turbulence modeling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 30(2): 345-35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委员会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