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研讨会2021圆满落幕

昆明分会场

上海分会场

2021年12月4日至5日召开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研讨会暨喷水推进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鉴于疫情原因,采用线下两地(昆明、上海)+线上形式。会议邀请了包括共同主办单位以及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二十位专家做精彩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开展流体力学的研究,并应用于解决许多实际流动问题,日益成为继理论、实验及数值模拟后,开展流体力学问题研究的第四范式。而船舶行业涉及众多基础学科,尤其在流体力学、智能控制等方向联系紧密,同时喷水推进技术以其众多的优势引起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为此特组织此次会议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喷水推进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为应对疫情,需要控制线下两地参会人员人数,故线下参会人员以报告人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主。昆明线下参会人员25人,上海线下参会人员40余人,而线上参会人数超过600人,同时在线人数最多可达300人。

会议结束之际,在昆明组织了一场论坛,专家们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流体力学中应用的未来,提出了以下发展方向:(1)人工智能与物理机理深度融合;(2)发展可以利用小数据实现机器学习的方法;(3)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更广范围内的应用;(4)关注无量纲参数、相似律等特征参数,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泛化能力。同时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会议相当成功,有效地促进了人工智能及喷水推进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而多地线下+线上的会议模式也使得在疫情肆虐的形势下会议收效和影响力令人满意。今后这样的会议有必要定期召开,以促进人工智能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第三十二届NCHD-集体照、开幕式和闭幕式照片

会议集体照

开幕式主持人林建忠

吴有生院士致开幕词

何春荣所长致欢迎词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颁奖

大会报告:

吴有生院士

何国威院士

周济福教授

郑金海教授

槐文信教授

郗恒东教授

李晔研究员

王本龙教授

2021年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颁奖

下一届东道主付旭辉教授致欢迎词

吴文伟研究员闭幕式致词

刘桦教授闭幕式致词

颜开研究员闭幕式致词

第三十二届NCHD-分会场8(海峡两岸)照片

2021年10月31日上午

宗智 / 大连理工大学   结构碎冰相互作用时水动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楊鈞堯 / 臺灣海洋大學  平面突起水翼柱角區馬蹄渦運動形態之實驗研究

张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的时域与准稳态模拟方法比较研究

吳炳承 /成功大學   以CFD探討艏推進器對KCS船模阻力與流場的影響

张恒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基于CFD的喷水推进船尾迹场分析

楊瑞源 / 成功大學 油輪繫泊於浮筒之運動行為及繫纜失效影響研究

第三十二届NCHD-分会场7照片

2021年10月30日下午

姜胜超 / 大连理工大学  不规则波作用下并联双箱水动力共振问题分析

姜胜超 / 大连理工大学    波浪作用下浮体运动与液舱晃荡的耦合作用分析

刘晨祥 / 上海交通大学   极端波浪下平板结构上浪的水平砰击载荷预报

刘亚东 / 上海大学  海洋冰盖和密度分层对水声传播特性的影响

王和静 /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浮式生产储油平台水动力性能CFD数值模拟研究

李笃成 /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半潜式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拟研究

娄梦帆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横浪作用下多隔舱养殖工船液舱晃荡研究

高岳 / 西南石油大学  水动力段塞流激发的悬链线型柔性立管耦合响应特性研究

陈永强 / 上海交通大学   大型浮式结构物在非稳态载荷下的结构力响应

徐顺 / 上海交通大学   带控制系统浮式风机气动-水动耦合流场的数值模拟

现场照片1

现场照片2

2021年10月31日上午

杜尚坤 / 上海交通大学   海上浮式平台安装中多体水动力分析

俞嘉臻 / 上海交通大学  聚焦波作用下平面网衣结构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邓思佳 / 大连理工大学  海上风机基础高阶水动力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姚靳羽 / 上海交通大学  多级非线性海浪场确定性重构与预测模型

 

孙经纬 /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OpenFOAM的箱型结构内波兴波阻力特性研究

曾令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气垫载荷在带裂缝冰面运动的水弹性响应

郑值 / 华南理工大学  双体抛物线形浮式防波堤的防波与聚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