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实施办法

第一条  宗旨

为弘扬周培源教授为发展我国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奖励在水动力学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在周培源基金会学术交流基金中设立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为公开、公平、公正执行周培源水动力学奖奖励条例,特制定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奖实施办法

第二条  奖金来源

在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奖论文奖人民币贰万元奖励基金基础上,由无锡东方船研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从2011年起每年各捐赠人民币拾万元,5年总共捐赠人民币壹佰万元,作为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专项基金,利息增值部份作为奖金。

第三条  奖励等级及数量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设一等奖一人(项),奖金人民币20000元、二等奖一人(项),奖金人民币10000元、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二人(项),奖金人民币每人5000元。

第四条  评选方法

一.周培源基金会委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设立“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周培源水动力学奖的评定工作。

二.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奖励在国内、外水动力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或运用水动力学理论和方法解决重大关键性问题等方面的中国水动力学工作者,尤以中、青年为主。

三.申报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者申请当年不超过40周岁,申报当年12月31日(含)未超过40周岁

四.评选分申请、评估、初评、复评和审批五个阶段

  1. 申请阶段:评选年度前一年11月30日前,请奖人(或项目)将申请书及单位初审材料(一式叁份)提交周培源评审委员会秘书处,说明申请理由(包括学术水平及应用价值)及奖励等级。
  2. 评估阶段:对每一请奖人(或项目)秘书处聘请三名该领域有关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意见。
  3. 初评阶段:秘书处负责将候选人(或项目)的申请书、专家评估意见,提交评委会初评,每位评委对一、二等级每一等级可选2人(或项目),对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可选4人(或项目)可少选,多选无效,对一、二等奖每一等级按得分次序选出2位候选人(或项目),对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可选出4位候选人(或项目)参加复评。
  4. 复评阶段:秘书处将参加复评的有关候选人(或项目)的申请书、专家评估意见、初评得分次序排列,提交评选委员会,进行通讯投票评选,每位评委对一、二等奖每个等级可选1人(或一个项目),对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可选2人(或二个项目)可少选,多选无效。
  5. 审批阶段:评委会根据复选得票数优胜选出一、二等奖、周培源水动力学青年奖,并将评选结果报告周培源基金会(包括请奖人数、领域分布、初选结果、参加评选评委人数、姓名、投票结果),获奖结果由周培源基金会负责审批。

四.注意事项

  1. 评选只在同一申报等级中进行。
  2. 评委中的请奖申请人不得参加该届的有关评选活动。
  3. 上届获奖者不得连续参加本届评选。
  4. 实收选票超过全体评委人数1/2以上投票有效,评奖票数超过参加投票评委人数1/2以上,视为通过复评当选有效。

第五条  颁奖

由周培源基金会向获奖者(或项目第一申请人)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在颁奖日下一期刊登获奖理由及获奖者简介。

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审委员会

2020.10

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目录-2011 西安

大会报告

太子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
周孝德 (1)
船型演化与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缪国平,范菊,朱仁传,范佘明 (7)
黄河下游洪峰增值研究综述
江恩惠,李军华,董其华,赵连军 (19)
基于PAT修复物理试验的BTEX迁移转化模拟及过程控制思路
秦俊杰,尹冬勤,黄跃飞 (27)
气液两相及多相流相界面非线性动力学形为研究
郭烈锦 (41)

水动力学基础

微尺度下液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陈晓星,宋付权 (46)
空泡流计算的线性与非线性湍流模式比较
陈瑛,鲁传敬,陈鑫,潘展程 (52)
涡环对气泡夹带作用的数值模拟
王智伟,内山知実,陈斌 (61)
被动标星的任意阶 Hilbert 谱分析
黄永样,Francois G. Schmitt,卢志明,刘宇陆 (67)
椭圆余弦内波与多个墩柱的作用
程友良,郭飞,党岳 (74)
浅水中绕二维楔自然空泡流的边壁效应研究
陈鑫,陈瑛,鲁传敬,胡世良,程闻 (80)
两个周期性膨胀、收缩的运动物体在无黏性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
马鸿宇,孙仁 (88)
不同雷诺数的圆柱绕流比较计算与分析
黄苗苗,缪泉明,吴维武 (94)
子母管结构尾迹涡脱落的近壁面效应
臧志鹏,高福平,崔金声,唐驰 (100)
连续分层流中源致内波的 CFD 模拟方法
姚志崇,赵峰,洪方文 (l06)
旋转坐标系下的湍流模式修正研究
马峥,张伟,陈红勋 (113)
流固祸耦合问题的非边界适应方法及无网格方法的研究进展
吴兴,李志鹏,王昌生 (121)

计算流体力学

Numerical Study of Focused Wave lmpact on a 2-D Floating Body Using CIP-based Method
Xizeng Zhao,Sheng Dong (130)
基于有限水深 Kelvin 源的船舶兴波及兴波阻力计算
缪涛,张志宏,顾建农,刘巨斌,王冲 (137)
基于拟谱方法的 fKdV 方程数值模拟研究
陈琪,王松岭,吴正人 (143)
伴流中螺旋桨非定常力黏性数值方法研究
刘登成,洪方文,张志荣,胡芳琳 (148)
改进的 MPS 方法在晃荡问题中的应用
张雨新,万德成 (156)
均匀流场中桨毂帽鳍流动特征的数值模拟
吴琼,冯学梅,丁举,蔡荣泉 (163)
孤立波作用下水一浮泥流场两相 SPH 模拟
王本龙,P. L. F. Liu,刘桦 (170)
液舱晃荡数值计算方法的一些探讨
李裕龙,朱仁传,缪国平,范菊,洪亮 (176)
三维水翼空化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赵伟国,张凌新,邵雪明 (184)
小振幅平面运动机构试验粘性流场数值模拟
杨勇,邹早建,楼鹏宇 (190)
高充水情况下二维晃荡的数值模拟
郭晓宇,王本龙,刘桦 (196)

水动力学试验与测试技术

海洋环流模式正压模经济时间积分方案试验
刘喜迎,刘海龙,李薇 (202)
水基纳米分散液双重减阻机制的实验验证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顾春元,丁伟朋,龚玮 (21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Water Entry of a 3-Dimensional Body
WEI Zhao-yu,HU Chang-hong,Makoto Sueyoshi,SHI Xiu-hua (217)
风洞循环水槽的CFD辅助设计
李金成,陈作钢,代燚 (223)
空泡两相流场 PIV 测试技术研究
吴颖昕,张国平 (234)
一种管道式导流片型油水分离器研究
史仕荧,吴应湘,马乃庆,王淑京 (242)
吊舱推进器敞水试验方法研究
沈兴荣,范佘明,蔡跃进 (252)
越浪水体的流速特征探讨
朱伟娜,吴卫,房詠梅 (259)
矩形通道中螺旋线圈扰流特性 PIV 实验研究
唐玉峰,田茂诚,张冠敏 (264)
加装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翅片间层流流场 PIV 实验研究
张冠敏,刘建,田茂诚 (271)
圆柱体横向涡激振动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
吴维武,王艳霓,缪泉明,黄苗苗 (277)
湍流积分长度新型联合测试方法研究
刘建华,谢华,田于逵 (283)
应用 TR-PIV 技术进行水翼尾流 TILS 测量分析
翟树成,张军,赵峰,陆林章 (290)
水下运动体体效应内波理论分析研究
洪方文,姚志崇,高丽瑾,王小青 (298)

工业流体力学

基于 APDL 的悬浮隧道管段的可靠度分析
罗刚,周晓军 (306)
容器内隔板对液体晃荡影响的模拟研究
宁德志,宋伟华,刘玉龙,滕斌 (313)
仿生水黾机器人的设计和研究
赵泰磊,宋付权 (320)
油田注水管网系统水力参数的数值计算
王玉晶,甄贵男,梅雪松,崔海清 (326)
抽油机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董振刚,李洋,崔海清 (332)
柱型旋流器结构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
刘海飞,吴应湘,许晶禹,张健,张军,郭军 (339)
一种新型油水两相流分离计量方案的研究
张健,吴应湘,李东晖,许晶禹,刘海飞,李华 (346)
管道旋流中油芯的形成条件与形态研究
孙焕强,吴应湘,张军,马乃庆,钟兴福 (352)
改善水流特性提高超声波热量表精度的研究
沈芳,杜广生,刘永辉,翟成园 (359)
82000DWT 散货船螺旋桨毂帽鳍节能技术研究
施小勇,马艳 (365)
油井产出液不加热不加压集输可行性的数值分析
刘俊龙,杨棕景,张伟,闫月娥,崔海清 (373)
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沉降研究
尹海龙,郁达,徐祖信,李怀正 (379)
粉末活性炭在原水输水渠道中的冲刷研究
尹海龙,杨扬,徐祖信,李怀正 (390)
浮子参数对波浪能吸收效能的影响分析
倪歆韵,缪泉明 (399)
不同大气条件下隧道风塔废气扩散研究
姜利,王嘉松,肖进,余斌,叶国强 (405)
螺旋桨与毂帽鳍的优化匹配设计
黄国富,马艳,辛公正,陆芳,施小勇 (411)
某 82000T 散货船节能装置研究
黄少锋,杨奕,黄国富,曾志波,黄树权 (417)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大型 LNG 船液体晃荡及其波浪载荷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汪雪良,顾学康,徐春,胡嘉骏 (423)
侧斜与纵倾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王超,何苗,周剑,常欣,黄胜 (431)
不同载荷工况下敞水螺旋桨尾流场的数值研究
何苗,王超,郭春雨,常欣,黄胜 (437)
垂荡板结构参数变化对 Truss Spar 平台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桑松,姜雪亮,徐学军 (443)
民船螺旋桨空泡与脉动压力特征关系研究
黄红波,陆芳,施小勇,韦喜忠 (450)
带自由液面的艇/桨干扰特性数值模拟与验证研究
张楠,沈泓萃,姚惠之,杨仁友 (459)
螺旋桨空化初生和空化斗的数值求解
杨琼方,王永生,张志宏 (467)
新概念 FPSO 方案的完整稳性与破舱稳性研究
王天英,刘海芳 (475)
基于黏流水动力计算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
孙树政,缪泉明,李积德 (482)
波浪中三体船水动力布局优化研究
吴乘胜,王迎晖,高雷,兰波,周德才 (488)
基于 Bezier Patch 几何重构技术的船舶球艏构型优化设计研究
李胜忠,赵峰 (496)
基于 Rankine 源法的船体艏部优化
徐力,陈作钢 (503)
斜航状态下吊舱推进器的横向力数值预报
胡芳琳,张志荣 (514)
基于 FINE / Marine 的水面高速航行器的水动力数值模拟
贾力平,康顺 (525)
集装箱船参数横摇的非线性时域模拟
陈京普,苏甲,徐杰,朱德祥 (532)
三体船在斜浪规则波中运动响应预报方法研究
马山,段文洋,周立师,王瑞锋,周耀华 (539)
大涡模拟风浪中动物体的流固耦合问题
李廷秋 (545)
有升力势流三维面元法计算与分析三体船操纵性水动力
詹金林,卢晓平,崔焰 (551)
基于 CFD 的拖式吊舱推进器尺度效应研究
车霖源,陈昌运 (558)
风帆助推船舶操纵性预报研究
陈纪军,吴宝山,沈定安,赵桥生,杨立 (566)
对转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预报与模型试验
辛公正,刘登成,施小勇,韦喜忠 (573)
深水铺管起重船运动性能预报与铺管作业率评估
张进丰,祁江涛,许文兵,缪泉明 (585)
不同类型船舶伴流数值模拟研究
于海,吴琼,冯学梅,王金宝,蔡荣泉 (594)

海岸环境与地球物体流体力学

南海海啸反问题预报模式
李林燕,毛献忠 (603)
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谢军,丁琦 (609)
莱州湾东北部人工岛群建设对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
张立奎,吴建政,李巍然,安永宁 (618)
斜向波与双层水平板潜堤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刘勇,李玉成 (626)
钱塘江闻堰至仓前河段涌潮数值模拟
王灿星,陈菊芳,金晗辉,王玉芝 (633)
波浪与振动柱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詹杰民,韩毅,李毓湘,苏炜 (639)

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

取排水布置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程友良,刘丽丽,郝青哲 (647)
数值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段淤积的原因
陈维,顾杰,秦欣,马丹青 (653)
弯曲明槽水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凡伟,槐文信,杨洪武 (662)
浮体一字门动水启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黄树权,黄少峰,黄国富,徐杰 (669)
缺水河流水质改善方案研究——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
尹海龙,叶之,徐祖信 (676)
槽道中跌坎附近水流运动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张康乐,范敏,刘士和,罗秋实 (690)
生态丁坝对河道水流形态及泥沙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
王沛芳,杨传清,王超,艾小榆,李丽娜 (697)
驶经桥墩船体非定常水动力相互作用数值预报
张晨曦,邹早建 (70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淠河河道洪水运动数值模拟
范敏,周晓岚,刘士和 (708)

第三届海峡两岸水动力研讨会简介-2011 西安

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2011,西安)

第三届海峡两岸船舶、海洋工程与环境、能源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于2011年9月19日–23日在西安举办,它与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曁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同时互动进行。台湾方面将有8个单位21名代表共15篇论文参加交流,其中有两篇为大会报告,考虑到海峡两岸研讨会的特殊性,《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部为海峡两岸研讨会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该论文集包括台湾方面的15篇论文,还从全国研讨会论文集中选择了23篇论文共38篇文章编成第三届海峡两岸船舶、海洋工程与环境、能源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会议期间两岸代表再次研讨海峡两岸研讨会的发展形势一致认为持续举办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是顺应了两岸形势历史性转变的潮流,这对增强两岸学者的接触和了解,扩大和促进两岸的学术交流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相信随着海峡两岸和平形势的发展,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会越来越兴旺。为此决定:1)两岸研讨会应涵盖所有水动力学领域从下届始正式定名为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2)两岸研讨会应常态化,每隔两届在两岸轮流举办,第4届将在台北举办。

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论文集目录-2010 成都

大会报告

高坝泄洪安全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许唯临 (1)
潜水器设计中所要解决的水动力学问题
崔维成,马岭 (9)
Seakeeping Prediction for a Container Ship With RANS Computation
G.B. Deng,P. Queutey & M. Visonneau (30)
空泡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鲁传敬,陈瑛 (46)
沉浸边界法的改进及其在鱼游推进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潘定一,邓见,邵雪明 (58)
液滴冲击固体表面液膜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郭加宏,胡雷,戴世强 (68)

水动力学基础

血液中蛋白质气泡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王海民,戴韧,蒋旭平等 (77)
仿生研究导致的新发现
陈振诚,陈昕 (87)
多个物体之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孙仁 (98)
有旋情况下的完整Boussinesq方程
刘应中,万德成 (104)
带子瘤的脑动脉瘤的非牛顿流体血流动力学研究
王盛章,陈家亮,鲁刚等 (111)
Finite Analytic Solutions of Thermally Stratified Plane Poiseuille-Benard Flow
Yang Zhonghua,GaoWei,Huai Wen-xin (117)
剪切流中大长细比圆柱体的二维涡激振动
葛斐,王雷,陆维等 (125)
单向流作用下近壁面管道流向涡激振动
杨兵,高福平 (133)
波浪作用下底部紊流边界层之研究
诸裕良,马晶 (141)
翼型非对称拍动的水动力学研究
胡文蓉 (151)
90度弯头内气固两相流颗粒运动对气相湍流度的影响
张洪军,周凯,WilliamYang等 (158)
温度分层对污染物垂向扩散的影响
刘春艳,陈铂,罗麟 (173)
层流边界层内对流换热的热阻分析
冷学礼,张冠敏,田茂诚等 (180)
原生污水在圆管内紊流流动的理论研究
秦娜,赵军 (186)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pressure Water Jet Characteristics
WANG Dong,HEN Chun (194)
弯曲扩张通道纤维悬浮流中纤维取向分布研究
张启华,林建忠,李月仙 (203)
两层流体系统中点源和环源生成的表面和界面波动
陈婷婷,卢东强 (211)

计算流体力学

模型入水初期弹道数值模拟研究
易淑群,张明辉,颜开 (219)
基于黏流CFD的船船相互作用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韩阳,陈纪军,吴宝山等 (226)
空泡群动态响应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陈晖,李胜才,左志刚 (233)
水下航行体壁面脉动压力的大涡模拟研究
张楠,沈泓萃,姚惠之等 (240)
热分层槽道湍流中细颗粒输运特性的研究
陈林烽,董宇红 (249)
两维人工气泡的数值模拟研究
何术龙,邢圣德,程红霞等 (256)
用FEM-Level Set 方法数值模拟Rayleigh-Taylor 不稳定性问题
万德成 (264)
基于PETSc 的区域分解法数值模拟圆柱势流绕流问题
王吉飞,万德成 (270)
浅水方程中干湿边界的处理
何杰,辛文杰 (278)
船舶CFD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的开发
张振江,陈作钢 (285)
顶浪中船舶运动的时域预报方法研究
陈京普,朱德祥 (294)
附加分离盘控制隔水管涡激振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王嘉松 (302)
基于力场模拟的桨船相互影响的数值研究
姚志崇,张志荣,曾志波 (309)
基于输运方程的空化两相流算法设计
张凌新,赵伟国,邵雪明 (317)
VOF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在空泡流模拟中的应用
陈鑫,鲁传敬,李杰等 (324)
二维不同溃坝方式的数值模拟
刘学炎,刘艾明,熊鳌魁 (332)
两相SPH方法
龚凯,刘桦,王本龙 (340)

水动力学试验与测试技术

海洋结构物沉箱吸附力的实验室模拟
韩丽华,姜萌,张日向等 (346)
水下高速航行体测速技术研究
易文俊,张木,陈志华等 (353)
船舶在长峰波和短峰波中运动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郑文涛,匡晓峰,缪泉明等 (359)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气/液两相流测量
王化祥,张立峰,崔自强等 (365)
近二维水下高速气体射流动态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郭强,王晓刚,施红辉等 (372)
湍流边界层脉动速度及脉动压力相关联的子波分析
谢华,姚惠之,王小庆 (382)
淹没式射流减压水洞方案探讨
褚学森,颜开,张明辉等 (390)
油水两相管流流量测量研究
李东晖,丰飞飞,许晶禹等 (397)
船舶在顶浪中的甲板上浪模型试验研究
祁江涛,张进丰,顾民 (404)
线性分层流体中小球生成尾迹内波实验研究
赵先奇,魏岗,吴宁等 (410)
管道车在有压管道中运动的试验研究
孙西欢,李永业 (416)
荆江河段“54型洪水”演进特性试验研究
朱勇辉,卢金友,范北林等 (423)
水平液体绕流热柱体旋涡脱落特性的研究
蒋燕,李永光,吕欣欣等 (432)
三维扭转水翼梢涡区域速度场测量与数值模拟
辛公正,陆林章,刘登成等 (438)
拖曳水池水下三维PIV测试系统研究
张国平,张军,陆林章等 (448)
上海长江口陈行水库泥沙沉降率研究
王道增,樊靖郁,钟宝昌 (454)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耐波性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范佘明,余滋红,杨素军等 (460)
气泡成像机理及对图像测量的影响
何思为,邵建斌,陈刚等 (466)
分层流中水下旋涡特征试验探索
姚志崇,陆林章,张军等 (473)
利用分离盘抑制隔水管涡激振动的风洞实验研究
谷斐,王嘉松,钟庆等 (481)
水平运动小球生成内波的仿真SAR影像
陈旭,秦朝峰 (488)
不同空气含量下螺旋桨激振力预报的试验研究
伍锐,季盛,陈洋 (494)
导管螺旋桨内流场及近场尾流的PIV测量
张军,张志荣,朱建良 (504)

工业流体力学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在抽油杆带扶正器且做轴向往复运动的油管中流动的压降
徐国民,刘鹏,李楠等 (513)
榆树林油田单管电加热集油管道的温降计算
王健,王雪,包志晶等 (519)
IUPAC-LDPE熔体的单轴拉伸特性和长口模挤出胀大
黄树新,鲁传敬 (524)
DN25新型旋翼式户用热量表基表内部水流特性的研究
杜广生,王尤媛,刘永辉等 (531)
聚合物驱生产井合理补孔时机研究
殷代印,黄伟明 (538)
安静型超导磁流体管道循环泵水动力性能CFD分析
胡芳琳,陆芳,彭燕等 (545)
减阻功能纳米材料在石油储层孔道中的微观受力作用模型
顾春元,狄勤丰,施利毅等 (554)
潜油电泵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邵永实,王倩,张淑云 (562)
不规则井网水平井配注量的确定
高本成,于金萍,张淑云等 (569)
新型管式油水分离系统
郭军,王立洋,张军等 (576)
分岔管路内的油水相分布特性研究
张军,吴应湘,王立洋等 (583)
采用纳米流体的微通道冷却器散热特性研究
张燕,樊靖郁,范毅等 (592)
流体诱导弹性管束振动的流固耦合分析
姜波,田茂诚,冷学礼等 (598)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运输船舶在不规则波中阻力增加的近似估算
何惠明,董国祥 (604)
吊舱推进船舶模型快速性试验技术
王文涛,缪泉明,应良镁 (613)
水下机器人舵翼设计与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
沈海龙,赵腾,杜茉等 (619)
A new wake oscillator model for predicting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a circular cylinder
XU Wan-hai,ZENG Xiao-hui,WU Ying-xiang (626)
三体船在波浪中的垂荡与升沉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王毅,卢晓平 (634)
散货船阻力预报的数值试验研究
黄少锋,徐杰,马峥 (645)
水下航行体导管推进器推力减额的数值预报
黄国富,洪方文 (652)
基于CFD进行实船阻力预报的一种新方法
倪崇本,朱仁传,缪国平等 (659)
水下航行体主附体结合部马蹄涡控制数值研究
王志博,姚惠之,田于逵等 (668)
水面船模阻力、兴波CFD不确定度分析
吴乘胜,杨磊 (676)
基于CFD的标称伴流场尺度效应研究
黄家彬,陈霞萍,朱仁传等 (685)
水下高速航行体空泡外形的近似计算
马琳,祁江涛,俞圣杰 (693)
均匀流螺旋桨片状空泡的数值分析
刘登成,陆芳,洪方文 (70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推进器研究进展
周伟新,唐登海,洪方文等 (707)
梢部驱动推进器的研究与进展
曹庆明,洪方文,胡芳琳 (719)
NARMAX模型在系泊结构物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范菊,朱仁传,缪国平等 (726)
下倾管-立管严重段塞流数值模拟
高嵩,尤云祥,李巍等 (736)
液舱晃荡砰击压力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徐国徽,顾学康 (743)
新型深水TLP平台稳性分析
杨烁,匡晓峰,缪泉明 (753)
船舶在风浪中的失速预报方法研究
魏锦芳,尹尽勇,缪泉明 (759)
螺旋桨参数对空泡性能的影响研究
孙群,沈兴荣 (766)
船舶近垂直岸壁航行时的岸壁效应数值研究
姚建喜,邹早建,王化明 (773)
基于Rankine源的面元法及其船型优化中的应用
朱德祥,陈京普 (779)
规则波中承台桩基结构波浪力的预报方法
王本龙,兰雅梅,姚文伟等 (789)
液仓晃荡的气垫效应
郭晓宇,王本龙,刘桦 (795)
螺旋桨的非定常力计算
黄振宇 (801)
A Novel Platform Concept:Deep Draft Multi-Spar
LI Binbin,OU Jinping (808)

海洋环境与地球物体流体力学

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等 (824)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西港区规划方案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吴明阳,许家帅,冯玉林 (836)
采用动态方法研究磨刀门水道盐水强烈上溯运动规律
包芸,叶浩,康雅乔 (844)
珠江河口整体数值模拟及潮波传播特征研究
许炜铭,陈祖辉,包芸 (852)
模拟分析台风引起长江口骤淤的原因
顾杰,韩冰,黄静等 (858)
破碎立波对直立建筑物波浪力的数模研究
原娟,陈兵,董敏 (867)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黄河口水沙通量研究的应用
严军,叶春生,曹辉等 (875)
不规则波与开孔沉箱作用数值模拟
陈雪峰,李玉成,孔丽 (882)
采用数值微分和FY3A卫星资料对水情监测新方法研究
龙智勇,黄思训,石汉青 (888)
“FY3A”卫星资料在海面温度反演中的应用
何明元,马卫明,史卫等 (894)
人工鱼礁通透系数及其数值实验
李珺,林军,章守宇 (902)
台风特征参数对风暴增水的影响分析
郑立松,余锡平 (912)
东京湾温盐长期变化的数值计算
杨洁,余锡平 (918)
滩涂开发对海岸带微气候的影响
耿晓婧,余锡平 (924)
深圳湾停留时间数值模拟
万由鹏,毛献忠 (932)

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

福州白马河水系水动力水污染数值模拟及应用
陈虹,朱明栓,雷少青 (938)
数值模型计算泄流能力和模拟自由水面的评价—以薄壁堰流为例
徐玲君,李国栋,陈刚等 (945)
潮汐河道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
吴兆春,王道增 (95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密度桩群码头潮汐水流及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高亚军,徐啸 (960)
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
王沛芳,李金,王超等 (967)
钱塘江下游洪水实时预报系统研制
宋立松,陈武,史英标等 (976)
感潮弯曲河段对电厂取排水的影响
程友良,胡竟,关膺 (98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淀山湖入湖通量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性研究
徐祖信,颜军,尹海龙 (988)
移动式鱼道过流能力三维数值模拟
付小莉,张小峰 (997)
复式交汇河道滩槽交界水流特性
吴迪,孙可明 (1004)
传统浅水型和Boussinesq型方程模拟海啸传播过程准确性的研究
詹杰民,董志,李毓湘等 (1010)
降雨对海面粗糙度和波浪成长实验的初步分析
马昕,赵栋梁,李明明 (101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简介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是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86年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十余家单位联合发起并以办刊联合体方式创办本刊中文版(A辑)。现在联合体单位已发展到七十余个。1989年又创办了英文版(B辑)。两种版本内容互不重复,有独立的CN号和ISSN号。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B辑都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十余个权威数据库或检索出版物收录。B辑在1990年被美国(EI)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2008年SCI开始收录B辑2004年起的全部论文。在Elsevier发行的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上可全文检索到本刊A、B辑论文。B辑2006-2017年由Elsevier出版集团代理向国外发行印刷版和电子版,自2018年由Springer出版发行。

本刊的最主要特点是其办刊模式,由一个单位出面主办,七十余家联合体单位筹资及编辑部独立核算的方式。这种办刊模式的优点一是可解决办刊资金,编辑部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办好刊物,二是可解决稿源问题,联合体各单位的编委以主人翁的态度带头投稿、组稿和审稿,确保稿源质量。

本刊的第二个特点是以本刊编委会出面,编辑部具体组织了不同层次的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自本刊创刊起,以本刊为核心每年组织举办逾百人参加的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正式出版会议论文集,2017年已举办了28届,会议规模达到论文200余篇、与会代表250 余人、报告近150篇。2008年发起组织了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每两年在海峡两岸轮流举办,已成功举办了6届。本刊编委会还借庆祝创刊20周年之际,于2006年联合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举办了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2016年本刊创刊30周年之际,举办第二届全球华人水动力学学术会议。1994年本刊还发起了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在国际水动力学界的支持和推动下,每两年一届已举办了12届,已成为有影响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起ICHD执行编委会常设秘书处设在本刊编辑部及其专有网站也由编辑部管理。

为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奖励在水动力学中做出的杰出贡献,本刊在1991年起在周培源基金会设立“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共举办了七届。2011年将此奖项升级为“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隔3年评奖,截止2017年已评了两届。本刊从2015年起设立“水动力学高被引论文奖”及“水动力学学生优秀论文奖”,通过组织一系列评奖,使刊物有持续发展后劲,同时也提升了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本刊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影响因子从2013-2016年分别为0.582、0.659 、0.766、 1.174,2016年下载量较2015年增长超过30%达到10万余次,其中国际下载比例达到62%。2012年至2017年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